avatar of 爱德华·托马斯

爱德华·托马斯微信小程序码

国家/地区威尔士

爱德华·托马斯(Edward Thomas, 1878—1917),全名菲利普·爱德华·托马斯(Philip Edward Thomas),英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之一,也是散文家、传记作家和评论家。托马斯的文学之路以写散文类作品开始,年仅19岁就出版了处女作《林地生活》(The Woodland Life),那时他还在牛津大学读书,结婚后,为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写大量的散文、游记、书评和传记,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展现他在文学上的才赋,在写诗之前他就已出版很多本散文、传记和评论等作品。 1913年托马斯在伦敦结识弗罗斯特,因为志趣相投二人迅速结为挚友,1914年托马斯在弗罗斯特的鼓励下开始写诗,后来二人相互影响,弗罗斯特的名诗《未走之路》就是在托马斯的影响下写成的。托马斯和弗罗斯特都以口语写诗,而且在韵律上也很自然,诗中的托马斯常常是一位行走在英国乡间的旅人,以一种诗人特有的敏感仔细地观察乡间的一切,而且与大多数诗人不同的是他喜欢记笔记,通过笔记回忆过去并提炼成诗,《艾多斯托普》即是一例。 对托马斯的诗歌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有两个:弗罗斯特的出现和一战的爆发,一战爆发那年也刚好是弗罗斯特鼓励爱德华·托马斯写诗的那年,托马斯虽不描写战场上的状况,但善于通过描写乡村的美好来衬托战争的丑恶,或者通过展现战争对乡村及其一切的影响来控诉战争。1915年7月托马斯顺利参军,参军后他仍继续写诗,却不幸死在战场。 托马斯的全部诗歌创作是两年多的时间里完成的,大多数的诗都是在他死后才得以发表,他在当时的影响虽然不及以W.B.叶芝、埃兹拉·庞德和T.S.艾略特为主的现代主义者,但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他都不乏读者,托马斯·哈代、罗伯特·弗罗斯特、W.H.奥登、迪兰·托马斯、菲利普·拉金、泰德·休斯、德里克·沃尔科特和谢默斯·希尼等大诗人都是他的拥趸。他在20世纪英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诗中的现代性敏感在奥登和休斯等后辈诗人的诗中均有所体现。托马斯被休斯称为“我们所有人的父亲”。(吕鹏)微信小程序码

报错/编辑

Philip Edward Thomas was a British poet, essayist, and novelist. He is considered a war poet, although few of his poems deal directly with his war experiences, and his career in poetry only came after he had already been a successful writer and literary critic. In 1915, he enlisted in the British Army to fight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was killed in action during the Battle of Arras in 1917, soon after he arrived in Fra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Thomas_(poet)
添加爱德华·托马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