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 141 条相关内容。
乔治·麦凯·布朗(George MacKay Brown,1921—1996),苏格兰诗人,一生没有离开苏格兰,除了曾去位于苏格兰本岛上的纽巴特尔与爱丁堡等地求学,人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苏格兰北端奥克尼群岛的斯特罗姆内斯小镇度过。他的诗歌写作受到苏格兰诗人埃德温·缪尔的支持和影响,除诗歌外,也写作长篇与短篇小说、评论、戏剧、儿童故事、报纸专栏等等,还有一些作品被英国作曲家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辅以
George Hill Dillon was an American editor and poet. He wa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Poetry in 1932 for The Flowering Stone.
喬治·麥克唐納,蘇格蘭作家,詩人,基督教牧師。
格奥尔格是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艺术而艺术”文学潮流的主要代表。他反对1890年前后在德国兴起的自然主义,把法国的象征主义奉为创作的榜样。他的作品主要是诗歌,诗集有《颂歌》(1890)、《朝圣》(1891)、《阿尔加巴尔》(1892)、《心灵之年》(1897)、《第七枚戒指》(1907)、《新的帝国》(1928)等。他的诗追求形式美,他认为这是艺术真正价值之所在。他的诗有反理性反人道的倾向。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7.10-1922.11.18,Marcel Proust)是20世纪法国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 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这对他文学禀赋早熟起了促进作用。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
乔治·维利尔斯(George Villiers, 2nd Duke of Buckingham,1628-1687),英国政治家,英国查理二世最亲密的顾问和朋友。第一代白金汉公爵之子,1628年父亲被暗杀后,他获封为第二代白金汉公爵,在王室家庭里长大。与王子查理成为形影不离的伙伴,年轻时以好色闻名,在一次决斗中杀死了情妇的丈夫。1649年查理一世被议会处死后,查理王子自立为国王,称查理二世,白金汉
British writer
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女儿阿达·洛芙莱斯是计算机程序的创始人。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塞菲里斯在巴黎获法学士学位,转攻文学。在法西斯占领期间随希腊政府流亡国外,以历史的眼光吟咏当代,在民族命运的背景中抒写情怀。1948年以后从事外交工作,先后出任希腊驻叙利亚、约旦、伊拉克、英国大使。1962年从外交部退休。1963年以《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1971年9月20日逝世。 主要作品有诗集《转捩点》、《神话和历史》、《航海日志》和《画眉
Welsh-born English poet, orator and Anglican priest (159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