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 80 条相关内容。
骆宾王(约640—684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2]。骆宾王少年时即展现文学天赋,七岁作《咏鹅》诗,成为脍炙人口的童诗佳作[3]。然而他仕途坎坷,性格刚直不阿,最终因参与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而下落不明[4]。 ## 教育背景与仕途经历 骆宾王早年求学于乡里,凭借出众的文学才华于唐高宗时期进入仕途[1]。他曾任道王李元庆府
王昶(1724年—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蘭泉。江苏青浦(今屬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
王杏慶,筆名南方朔,出身臺灣臺南市,是一位臺灣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2007年得到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
字义方,霍州(今山西霍县)人。至正间(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为怀庆路总管。攻诗有声,书得草圣之妙。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 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中国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中国唐朝诗人
Korean gisaeng, poet, dancer and philosopher (1506-1544)
王勃(650—约677)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1]。他以卓绝的才华和革新的精神,成为唐代文学转型的先驱,被誉为“唐人开山祖”[2]。 ## 生平与教育背景 王勃出身士大夫家庭,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儒,父亲王福畤亦有官职。王勃自幼聪慧,六岁能诗文,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注》并作《汉书指瑕》,十四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