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一个士兵,知识分子和政治


沈睿评论
一个士兵,知识分子和政治:对桑克的诗《一个士兵的回忆》的误读(上)


从1949年到1989年以来中国的无数次政治运动使中国人民对“政治”这两个字以及这两个字所带来的创伤深恶痛绝。人们谈政治而色鄙,不谈政治,谈经济建设,不谈政治,谈改革开放,不谈政治,谈中西文化比较,不谈政治,谈改善人民的生活。不谈政治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尚,成为时代的态度。
政治一词,在这种用法中,基本的定义是指某个政治团体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的人人自危的危及每一个平凡的人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某个政治团体的利益,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莫名其妙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可理解和不可理喻的。这种斗争搞得人人精神紧张,左右张惶。政治的集中体现是我们记忆犹新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谓十年浩劫,十年动乱。十年和几十年的政治长跑运动,再强壮的人,再强壮的神经,也跑断了。难怪人们对政治如此厌倦。评论家崔卫平在一篇文章中说,她渴望一个时代,政治不再威胁我们的日程生活,政治成为业余的,政治不存在了,人们能平心静气地安居乐业。崔卫平的话,表达了历经疯狂的政治运动的人民对个人生活,个人权利,而不是某个政治团体的利益,的向往。就是在这样的对政治的理解的意义上,我读桑克的诗<<一个士兵的回忆>>。把这首诗歌放在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对个体和历史的想象中来理解。把这首诗从中国人民对政治的态度来解读。
这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的诗歌。题头上诗人把这首诗歌献给自己的父亲,表达对父亲的尊敬,崇爱和理解。父亲的名字,诗人是用英文写的MR.LIKUN。英文的名字,LIKUN先生,表面上看,诗人似乎不想把父亲的名字的具体汉字告诉我们。实际上,通过对父亲的名字汉字的非汉字化,文本取得了几个效果。第一,父亲变成了既具体又非具体的的存在。LIKUN,汉语的同音字有无数种组合,一个父亲成为无数个可能的父亲。无数个可能的父亲就是可能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第二,英文MR.LIKUN使文本产生了极度陌生化效果,不仅仅是英文出现在这首汉语的诗歌中,还因为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儿子通常是不会用MR.来称呼父亲的。MR.本身又是国际通用的介绍一个男人的身份的指称。如果我们用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和实践来看这个效果,俄国形式主义强调诗歌文本语言的陌生化以及陌生化带来的语言的蒙太奇一样的对比和互喻性,MR.LIKUN赢得了一个陌生化的奇迹:他的身份成为国际性的个人的,他和任何一个MR.一样,具有同样的人格尊严,同样的人的权利,无论这个MR.在哪个国家,在世界的哪个角落,MR.LIKUN和他们一样是人,是人民的一分子,是人民本身。我们可以推断,虽然MR.LIKUN是住在中国,但是他和MR.BUSH或MR.BLAIRE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身份。
整篇诗歌是一个士兵回忆他怎样当逃兵的。回忆的时间似乎是很多年以后。回忆的事情是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在年轻时候在战争中被抓以及拼命逃跑回家的心路历程。

当时我已经31岁,虽然和我一个
后来成为浪漫主义诗人的儿子相比还小了
两岁。

这几行诗歌交待回忆的时间是今天,暗示回忆的主人公的幸存,并通过强调主人公的成为诗人的儿子的年龄进一步强调回忆的距离。这个距离使抒情主人公和读者都逃出了当时的限制,有可能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过去,并达到对历史的有距离的审视,思索和总结。


作者
桑克桑克

原创
  1. 初次上传:桑克
添加诗作
其他版本
添加译本

PoemWiki 评分

1 人评分
轻点评分 ⇨
  1. 暂无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