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里的诗人形象,当是倜傥不羁、能歌善饮——“斗酒诗百篇”的风流才子。严峻的岁月未能把我造就成那样的一个幸运儿。
真正能够引起我的敬意并感动的,倒是“为人生”的诗人。他们以自己的精血(岂只是精血)煎作酒浆让人啜饮。较之常人,他们生活得决不更轻松、更愉快。他们的形象莫不是殉道者?
我只是个诗的追求者。
但可叹的是,我对诗的追求却也更其苛刻了。并非慨于当前对诗的外来影响的怀疑、排斥或肯定,这方面,自可“我行我素”。我要说的、我最感兴趣的只是:
一如果你是诗,你能感动我吗?我的脑子已经磨起茧子,一般的摩挲于我已无济于事。你能给我一点儿起码的“刺激”吗?用榔头“敲打敲打”?但,那也得是你——诗的榔头。你既然来了,即使不允许我看到你的真面目,也应该让我觉着你的来到是像梦魇附体一般的真实,哪怕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挣扎着吼叫一声也好。我毕竟领略到了你那灵魂的力量。
美好的诗,有如“空谷足音”。是诱惑的。是仅有的。是不容模拟的。
那么,我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侈谈诗呢?首先,我自己就没有这种诗的才智,尽管我已为之废寝忘食,劳形伤神,不知熬干了多少灯油。
我对于诗的追求是否还能继续下去?
PoemWiki 评分
暂无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