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宣城吗?小谢的宣城
“结构何迢递,旷望极高深”的宣城
一声枪响!
掌心长出了白杨——
立正、向右看齐——
民兵们握紧锻炼的砖头。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974年夏天,8月15日
暴雨后的宣城啊
谷神不死!
实弹射击已经结束
磅礴的凉风吹来又吹去……
别摇晃、别眨眼、看镜头
在一所猪栏的平台上
在一轮壮丽的日落面前
(紧靠备战备荒的粮仓)
她迎风跑入他的胸怀
他脱下了她的裤子。
注释一:罗兰·巴特说的那句话,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的书《罗兰·巴特传》中《巴特与索莱尔斯的中国之行》这一部分。
注释二:为什么在诗中谈起了民兵的砖头?因为看了一幅图片《牢记血泪仇·守卫长江口》,这张照片说的是1965年,上海宝山县吴淞公社城中大队,基干民兵连——女民兵班副班长何金英同志在学习《毛选》时,不忘苦练手劲。何金英的阅读之姿真是一见难忘:她端坐读《毛选》,右手执书,左手托起三块砖头。
另外补充一点:“砖头”这个能指为我们展示了多么丰富的所指:砖头是建筑材料,是打人武器,是儿童玩具,是教学用具,是健身器材。之外,我甚至在一些书中读到用砖头练舞蹈功、练武术功、练性力功、练睡觉功,等等。“一块砖头有五十种用途”,在网上一搜便可得到。
PoemWiki 评分
暂无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