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空⑴

——纪念M.K.H,19111984⑵

她教给我的,她叔叔曾教过她⑶:
劈开那最大的煤块是多么容易
如果你找到纹理和下锤的正确角度。

松快而迷人的敲击,
吸收并消除了回声,
教我劈击,教我放松,

教我在锤和煤块之间
勇于承受后果。她的教诲现在我仍在听,
在黑煤块背后击打出富矿。

1
一百年前扔出的一块鹅卵石
不断在我面前出现,这第一块石头
瞄准过曾外祖母背叛的眉间⑷
小马颠簸行进骚乱在继续⑸
她在小马车里低低蹲着
经受夹道鞭打,那是第一个星期天⑹
她乘一驾惊惶失措的马车,下斜坡去做弥撒。
他挥鞭穿过镇子,人们追着他高喊:‘朗第”⑺

称她“叛教者”。“与异族通婚的新娘”。
总之,这是风俗画的一个场面
由我母亲已故去,留给我处置的
不是银器的维多利亚时的饰带,
而是这块赦免着被赦免的石头。

2
擦亮的地板闪着光。黄铜水龙头闪着光⑻。
瓷杯又大又白净——
一套完整的瓷具带有奶盂和糖缸。
茶壶呼啸着。茶点和三明治
被得体妥当地呈上。为防止融化
黄油必须避开阳江。
别掉面包渣。别翘椅子。
别伸手,别指指点点。搅茶的时候别弄出声响⑼。

那是死地,新街五号,
外祖父正起身离座
推一推秃头上的眼镜
欢迎糊里糊涂回家的女儿
而她甚至没来得及敲门。“这是怎么啦?这是怎么
啦?⑽”
他们一起在光亮的屋里坐下。

3
当其它人都去了教堂做弥撒
我们在一起削土豆,我完全属于她。
它们打破沉默,一个接一个落下
就像焊锡在烙铁上滴落:
凉凉的舒适安放在我们中间,可分享之物
在桶中的清水里闪烁。
再次让土豆跌落,彼此溅起的
点点欢快水花总是唤起我们的感觉。

当教区的牧师来到她的床边
全力以赴地为死者祷告
有些人跟着祈祷有些人在哭泣
我记起她的头曾转向我的头,
她的呼吸融入我的呼吸,我们流利削宛的刀——
一生中从来也没有过如此亲密。

4
害怕做作反使她不自然
那些力所不及的词,她
总也读不确切。伯托德布雷克⑾
她会弄得五音不全走了调
次次如此,好像她要用
过分修正一个词的发音来
掩盖她的走调和五音不全。
更多地出于挑战而非自尊,她常对我说,“你
懂得所有他们那些玩意儿。”因此我在她面前
得管好自己的舌头,一种名符其实的
矫枉过正掩盖了
我实际拥有的知识。我会说“Naw”和“aye”⑿
并有分寸地故意用错
语法,这使我们保持同盟而非对峙。⒀

5
那刚从晾衣绳上取下的床单的凉感
让我觉得它必定还有些潮湿
但当我捏住亚麻床单一头的两个角
和她相对着拽开,先拉直床单的边
再对角将中心拉平,然后拍打抖动
床单像船帆在侧风中鼓涌
发出干透了的啪啪声。
我们就这样拽直,折起,最后手触到手
只是一霎那就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没有任何异乎寻常的事发生
日复一日,只是碰触然后分开
踌蹰不前,又再次接近。
在移动中我是X她是O⒁

6
复活节的第一波狂热
我们的《儿子和情人》状态⒂
在圣周的庆典中达到高潮。
午夜的火光。复活节的烛台。
手肘碰着手肘,在挤满人的
教堂中彼此能紧挨着跪在一起
让我们高兴,我们跟随牧师念经文
和红文部分,为圣水器祈福。
“我的灵魂就像雌鹿渴望着溪水”⒃
浸圣水。用毛巾擦干。圣水上喃喃低语。
那水混合着圣油和食油。
祭瓶丁丁当当。正规的甩行黑香的
赞美诗作者的歌词被自豪地接纳⒄
“日日夜夜我的眼泪就是我的面包。”⒅

7
最后几分钟他对她说的话
几乎比他们一辈子在一起都多。
“星期一晚上你将会回到纽罗⒆
我会来接你,当我进门时
你会高兴。。。。,对不对?”
他的头俯向她被托起的头。
她已听不见我们却欣喜若狂。
他叫她“好人”和“小姑娘”。当寻找脉搏的努力
归于徒然,围着她的我们
都明白:她已撒手归去
我们环立的空间已然空寂
她进入我们内长存,那是被穿透的
出空,突然出现的空地。
高扬的哭声被砍伐,一种已然发生的纯粹变化。⒇

8
我想在一个空间转着圈行走
空空荡荡,出自同一个源头
在那里被砍倒的栗子树已失去它
在我们屋前香罗兰树篱中的立身之地。
白色的花栗鼠跳着,跳着,窜向高处。
我听斧头特异而准确的砍伐声,树的断裂声,叹息声
曾经那么繁茂的树
从震撼的树梢开始全被摧毁。
深沉植根的树早已死去,与我同年的
栗子树从一个广口瓶移入一个坑里,
一个灵魂在分蘖直到永远
沉默,在沉默之倾听。(21)

⑴“出空”是爱尔兰的一个历史名词,原意为“逐出出租地或租屋”,特指19世纪爱尔兰地主把不缴租的农人赶出租屋,烧毁房子。诗人感到母亲去世后失去了家,就如被赶出家门一样。
⑵M.K.H为希尼的母亲玛格丽希尼。这是一组为纪念母亲而写的十四行诗。
⑶此段开头引诗用的是三行诗节押韵法,源于意大利,系但丁在《神曲》中所用,这种形式强调母亲在诗人生活中兼有老师、样板和诗神的角色,是他生命实践启迪之力。
⑷此段写诗人的曾外祖母为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怕牺牲。
⑸诗人的曾外祖母嫁给天主教徒被视为背叛了自己清教的教规,因而遭石头打。“骚乱”指她去天主教堂那天双方对打。
⑹指她第一次去天主教堂做弥撒的那个星期天。
⑺“朗第”是17世纪爱尔兰德瑞州州长,因开城门迎接杰姆斯王被为叛徒。他的名字也变得与“叛徒”同意。
⑻此节写诗人想象中死后的母亲回到外祖父家。
⑼此两句引母亲命令,让他作一切要有序。
⑽这是诗人外祖父常用的口头语,此表示惊讶女儿的到来,女儿则不知怎么回到了父亲家。
⑾“伯托德布雷克”应为“贝托特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著名剧作家。
⑿“Naw”和“aye”故意发错音的“no”、“yes”。
⒀“对峙”指猎物被赶进角落时与猎人对峙的情况。
⒁X、O系一种两人对局的儿童游戏中用的两个字母。
⒂“圣周”(HolyWeek)是复活节前的一周。《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1913年出版,叙述有关儿子和母亲亲密友情的故事。
⒃此两句引自《诗篇》第42章第1和第3行。
⒄赞美诗作者《诗篇》(thebookkfpsalms)作者大卫王(Aavid)。
⒅此两句引自《诗篇》第42章第1和第3行。
⒆“纽罗”(NewRom)是她父亲居住的地方。以下她将夫说和话指他会像回到他们结婚前一样去她父亲家接她回家。
⒇此处隐喻母亲的死就如下一段描写的诗人童年时的一棵栗子树被砍伐了一样,二者都是家的象征。
(21)诗人反对迷信说法,认为死去的人和树不可能再说什么。


作者
谢默斯·希尼

译者
吴德安

报错/编辑
  1. 初次上传:王负剑
添加诗作
其他版本
原作(暂缺)
添加原作

PoemWiki 评分

暂无评分
轻点评分 ⇨
  1. 暂无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