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字工


凭“社会寄生虫”五个字,
人民法院判定布罗茨基五年徒刑,
罚他为国家采石头伐原木,
永远取消他自封的排字工资格。

真正的排字工张大了嘴,
然后慢慢收拢。
书上的怪事见多了,
他已见怪不怪,
可这次仍旧难免惊奇,
说明……

这位五十五岁的中国老人,
按照国家法律,
从明天开始不用上班,
享受国家优待。
手头这份《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是他为国家出版事业排的最后一篇心血。

对诗歌毫无领悟力的车间主任讪笑着说:
老李,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你这个当年的劳模在最后关头,
可不能给咱们百年老厂丢脸。

他心里明白,
铅排早已过时,
只有经费不足不要美观和时间的人才会光顾。
前几天特邀他作为工人代表的厂务会议,
已研究决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作为厂里向光与电进军的活化石,
每次参观的标本,
他受命一天之内率队排出这600页,
并立下出错率压在1%以下的军令状。

傍晚,他带着纪念品回家吃晚饭。
他的老伴,
一位要过三年才退任的居委会主任,
对他一身疲惫感到惊奇,
但对他拼命三郎的脾气了如指掌,
倒也无话可说。

在吃红烧肉时,
联想到肉里的寄生虫、
疯牛病,
他顺口提起叫布罗茨基的前苏联人,
犯的罪名居然叫“社会寄生虫”,
给判了五年。

老婆听后大怒,
说这种虫子应该枪毙,
留在世上只会给国家添乱。
“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不良死鸡还是萝卜司机?”

后来好象去了美国,
十年后获得那个我们中国人,
永远搞不到手的什么诺贝尔文学奖,
捞到一百万美元的奖金。

老婆说,
要是按照我的意见,
就应当把他们通通关起来。
杀了不符合人道主义;
关起来,先揍一顿,
让他彻底明白什么叫中国特色的民主,
明白警察就是国家打手,
法律专门用来修理坏车;

然后依法给他洗脑,
可能的话让他主编监狱杂志,
学会在我党领导下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这种符合国际人权条例的方法,
百试百灵,
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他改造成了可靠的无用之人,
不但不可能再犯上作乱,
反而还可以打入反革命集团阵营。
俄罗斯还是太过手软,
结果总是国家遭殃,
民族的脸面丢尽。


1998.5.16
作者
冯永锋

报错/编辑
  1. 初次上传:有糖
添加诗作
其他版本
添加译本

PoemWiki 评分

暂无评分
轻点评分 ⇨
  1. 暂无评论    写评论